01
何謂大腸癌?
大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是我國重點癌癥之一。
我國大腸癌以40-5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約有5%患者的年齡在30歲以下。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尤其是飲食結構的改變,人們從過去以粗茶淡飯為主,逐漸發展為以肉食精糧為主,近年來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已有逐年增多的趨勢,資料顯示我國癌癥的危害日趨嚴重,大腸癌已成為危害國人生命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
2018年最新的癌癥報告顯示:結直腸癌僅排在肺癌、胃癌之后,成功晉級腫瘤死亡率前三名!
大腸癌生存壽命和預后與發現早晚密切相關。有數據表明,早期大腸癌(Dukes A期)術后五年存活率可高達90%-98%,而晚期癌則僅為10%(編者注:最新資料顯示,我國進展期腸癌的五年存活率也達到30%左右)。
早期和晚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差別如此大,可見大腸癌的早期發現是何等重要。
02
早中期大腸癌極易被誤診和漏診
大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一般只表現為便血、腹瀉或便秘,而這些癥狀很容易誤診為痔瘡、肛裂、慢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便秘、闌尾炎等疾病,而不能引起患者甚至醫生的足夠的重視。
大腸癌的誤診率達41.5%,其中青年人結腸癌的誤診率高達72.8%-80%;而超過80%的低位結腸癌和直腸癌被誤診為痔瘡!
究其原因,就是缺了一個腸鏡檢查或肛門指檢。
據有關資料顯示,大腸癌在出現癥狀后一個月內確診者僅為8.8%-10%,3個月內確診者占25%,6個月內確診者占64.3%。
有的甚至以結腸炎治療多達半年之久,有的以痔瘡、肛裂等治療,病情越來越重,最后進行結腸鏡檢查才發現不是痔瘡而是大腸癌,但此時往往已錯失了良好的治療時機,教訓是十分深刻的。
大腸癌未能及時確診及延誤診斷是影響預后的重要原因。
大腸癌與其他腫瘤比較,發展相對緩慢,轉移較遲,如能提高對本病的警惕性,盡早做有關檢查(首選腸鏡),就能將它消滅在萌芽狀態。
03
中、早期大腸癌的蛛絲馬跡
早、中期大腸癌常有以下預警信號,應特別注意以下癥狀:
便血
大腸癌病位深、起病隱匿,當腫瘤較小、無壞死出血感染前是毫無癥狀的。血便是所有大腸癌的早期癥狀之一。
一般早期僅見糞便隱血陽性,逐步為血便及粘液血便。
便血往往是直腸癌患者的第一個癥狀,早期量很少,多在大便表面一側附有新鮮血痕。
少數患者在糞便排出后,隨之排出較多量滴狀的新鮮血液。
有時由于血量少,或在或在體內停留時間長,肉眼不能覺察,但做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
大腸癌的便血特別需要與痔瘡、肛裂、菌痢、腸炎、腸息肉、潰瘍穿孔等疾病引起的便血進行鑒別,以防誤診誤治。
大便習慣改變
當大腸腫瘤相對較大糜爛、潰瘍、感染時才會發生大便習慣、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
直腸癌的患者大便次數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沒有糞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盡的感覺,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為為肛門里急后重感。
部分患者可在便秘后出現腹瀉,或僅為大便開始時干燥而末端變稀,或反復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大便變形
如果癌腫突出在直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變形,可呈扁形,或凹坑,有時變形的大便上附著一些血痕。
腹瀉
部分患者以腹瀉為首發癥狀,患者每日排便次數增多,可為粘液血便、粘液濃血便,可伴有里急后重感,肛門有大便不清及虛恭現象。
排便疼痛
約有50%的直腸癌患者排便時有疼痛感,程度有輕有重。
腹痛
中晚期大腸癌如發生在右側大腸則會產生右腹部鈍痛,有時出現餐后腹痛。左側結腸癌常并發腸梗阻,時有腹部絞痛,伴有腹脹、腸鳴音亢進、大便困難等。
腹部腫塊
多見于右腹部,是右側結腸癌的表現之一,提示已到中晚期,腫塊表面可有結節感 ,一般可以推動,但到腫瘤晚期時則固定,合并感染時可有壓痛。
乏力、貧血、消瘦
由于腫瘤生長的消耗、長期慢性的便血,患者可以出現臉色蒼白、乏力、頭暈、消瘦等貧血癥狀及低熱,進行性消瘦,肝腫大、浮腫、黃疸和腹水等。
04
為什么必須做一次腸鏡?
第一,大腸癌與其他癌癥不同,它首先癥狀隱匿,早期大多沒有任何癥狀;
第二,它大多是腸腺瘤演化而來;
第三,它生長及其緩慢,從息肉到腸癌,大約需要10-15年的時間。
所以,我們完全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只要趕在癌變前做一次腸鏡,就能發現并切除它。
人的健康與死亡有時其實離得很近,早期檢查,大腸癌患者就會后退一步,走向健康;晚一步檢查,患者就會向前一步,走向死亡。
關鍵就在一個“早”字!
但遺憾的是,目前很多患者,對醫生根據病情勸告患者進行結腸鏡檢查總是擔心疼痛而不及時接受腸鏡檢查。
有的則可能借工作繁忙等原因而一拖再拖,錯過了寶貴的早查早治時間。
癌癥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之一,現有的技術方法應用得當,可使癌癥死亡率降低約1/3。
目前我國就診患者中,早期病例不足10%,治療中花費大而收效小,資源浪費嚴重。早期發現與即時治療與晚期發現再作治療,醫療收費用相差10倍以上,如一個早期息肉癌變病者,大多無須開腹治療只行結腸鏡下治療即可,醫療費用只需3000元左右,而中晚期大腸癌,開腹手術治療加化療起碼數萬元。
不僅醫藥費用昂貴,而且患者痛苦大、并發癥、后遺癥多,預后較差。
05
大腸癌結腸鏡檢查有什么優點?
電子結腸鏡檢查,是通過一條柔軟的管狀儀器,從肛門途經直腸、乙狀結腸、橫結腸、升結腸最后進入大腸最深部甚至回腸末段的一種大腸疾病專門檢查儀器。
由于電子結腸鏡具有清晰、直觀,同時如檢查中發現病變可采取組織標本送理檢查確診、可拍片、鏡下切除早期癌變組織并可免除開腹手術之苦等眾多優點。結腸鏡檢查的敏感性是最高,是大腸疾病特別是大腸癌一種理想的檢查方法,被人們視為診斷大腸疾病的黃金標準。
06
大腸癌結腸鏡的檢出率有多高?
有資料顯示,通過進行電子結腸鏡檢查16282例分析,其中發現大腸癌371例,大腸癌檢出率為2.28%;發病年齡從20歲至88歲不等;其中20-40歲28例,占本組大腸癌的7.62%。檢出癌前疾病大腸腺瘤息肉等1500例,占受檢人數的9.21%。
07
結腸鏡檢查痛苦嗎?
一般來說,進行結腸鏡檢查是否疼痛及疼痛的輕重在同等腸鏡條件下,重點與檢查方法,檢查者的熟悉程度、病者個體情況等因素有關。
目前我國結腸鏡檢查主要使用雙人操作檢查,病者往往有較明顯的痛苦,近年來,無痛腸鏡的廣泛使用,為不少畏鏡的朋友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08
有沒有完全無痛的結腸鏡檢查法?
有,對于精神特別緊張、或有腹部手術腸粘連、或年齡較小的兒童患者可以在麻師操作下從靜脈中注入少量鎮靜鎮痛藥物,患者可在10多分鐘內在完全無痛中完成結腸檢查,而且十分安全,但檢查費用會有所增加。
09
哪些患者必須做結腸鏡檢查?
一般認為有以下癥狀者為大腸癌高危人群,應及時做大結腸鏡檢查,以有助于發現早期大腸癌。
有原因不明的便血,血性粘液便、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腹痛、腹瀉,消瘦,腹部包塊,肛門急墜不適、貧血患者;
有大腸癌癌前病變如大腸腺瘤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史者;
有精神刺激,闌尾、膽囊手術史者;
以肉類及精細飲食為主者、缺乏運動者;
有大腸癌病史、癌胚抗原(CEA)試驗陽性者;
有子宮及前列腺盆腔放療史、膽囊或闌尾切除史者。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及上述大腸癌高危人群者,建議應及時到醫院有關專科進行結腸鏡檢查,以排除早期大腸癌或大腸癌前變的可能。